
导语: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消费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我国正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这一政策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推动消费升级、扩大内需、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政策梗概:
《措施》聚焦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五大城市,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措施》提出五大领域的30项具体任务,形成覆盖消费供给、流通体系、开放生态、政策保障的完整框架: 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支持政策,涵盖了首发经济、入境政策、免税店与离境退税政策、大型消费促进活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消费供给品质提升以及对外宣传推介等多个领域。这些措施不仅为五大城市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政策亮点:
1. 免税经济政策“组合拳”
《措施》首次提出“构建多层级免税体系”,除扩大机场免税店规模外,支持城市中心区开设市内免税店,试点“免税+文旅”融合模式。落实市内免税店政策,推广“即买即退”措施。这一政策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消费者,提升城市的消费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例如,上海已规划在南京西路、前滩等商圈布局免税购物中心,消费者凭离境机票即可提前48小时购物。这一政策将直接对标迪拜、首尔等国际消费枢纽,推动中国从“境外消费回流”转向“全球消费虹吸”。
2. 数字消费场景革命
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推广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产品。这将提升消费的科技含量,推动消费升级。政策将元宇宙、AI技术纳入消费创新范畴,提出建设“虚实融合的消费新地标”。北京率先推出王府井“数字孪生商圈”,通过AR导航、虚拟试衣等技术提升体验;深圳试点“跨境电商+区块链”模式,实现进口商品全流程溯源。这些创新不仅重构消费场景,更催生万亿级数字消费市场。
3. 制度型开放新试验
优化外籍人员入境通关手续,增设境外直飞航线,完善支付服务体系。这些措施将极大提升外籍人士在华消费的便利性,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和消费者。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基础上,《措施》支持试点城市探索“进口商品负面清单管理”,允许部分品类免于强制性认证。例如,广州南沙正试点进口医疗器械“快速审批准入”,将国际创新药械上市时间缩短60%。此类制度突破将加速中国消费市场与国际规则接轨。
发展机遇:
1.中心城市能级跃升机遇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向好和提振消费政策加持,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消费体验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本次政策支持下的5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高品质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提升城市的能级。国际消费中心建设将推动城市从“商品集散地”向“资源配置中心”转型。上海通过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季”,2023年上半年吸引327个国际品牌首店入驻,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000亿元。这种“流量入口”效应,将助力城市争夺全球消费话语权。
2. 产业创新升级窗口期
措施要求首发经济和消费供给品质提升,将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支持品牌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将促进时尚、科技等领域的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政策明确提出“以消费牵引供给创新”,这将倒逼制造业不断优化创新,生产出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的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形成一个产业生态链。比如青岛依托跨境消费品需求,推动家电产业向智能家居转型,海尔卡奥斯平台连接2000余家供应链企业,定制化产品占比提升至35%,促进了消费需求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3. 中小企业出海新通道
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将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和消费者来到中国,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还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出海。通过国际消费中心的数据枢纽功能,本土品牌可快速触达全球市场。重庆依托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推动火锅底料、柑橘等特色产品出口增长58%,中小微企业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一键卖全球”。 同时,我国也成为国际消费标准的制定者,杭州率先发布《直播电商选品规范》,被东南亚多国采纳;深圳牵头制定的智能家居互联标准,已获得IEEE国际认证。这种“软实力”输出,将重塑全球消费治理体系,更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
4. 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增效:
政策支持相关城市打造各具特色的首发活动品牌,吸引全球优质品牌开设首店,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和地区总部,这将提升城市的消费引领力,推动时尚、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提升外籍人员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效能,优化外籍人员入境通关手续,支持相关城市增设境外直飞航线,支持住宿、餐饮、体育赛事、演艺活动等多业态融合发展,这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品牌、商家和游客,丰富消费场景,满足各类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结语:《措施》的发布,是我国推动消费升级、扩大内需、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举措,这一进程将深刻改变全球消费市场的权力结构——从过去“西方定义潮流,中国承接需求”的单向模式,转向“东西互鉴、多元共生”的新格局。当上海的时尚周与巴黎、米兰同台竞技,当成都的茶馆文化与星巴克展开场景创新对决,当深圳的科技消费定义未来生活方式,一个更具文化自信、创新活力的消费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多样化的消费体验。
![]()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京ICP备202300545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13号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网上的部分内容来自相关部委网站,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1227252578@qq.com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