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罗冉
导语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旨在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突破性新品种,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根据文件,农业农村部将从2025年起开展加强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在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政策背景
种业被称为农业现代化的“芯片”,是因为它如同电子产业中的芯片一样,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品质、抗逆性和资源利用效率。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45%,如杂交水稻使亩产提高20%以上。种子特性直接决定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口感、加工适应性,如高油酸大豆、低镉水稻。抗病虫、耐旱涝品种可减少灾害损失,如非洲抗干旱玉米品种。此外,优质品种也能促进农产品品牌化,如五常大米、新疆棉。
种业安全关乎国家战略自主权,全球种业市场被拜耳(孟山都)、科迪华等巨头垄断,部分作物的种子依赖进口。但核心种源受制于人,可能威胁国家粮食主权。我国大豆产业的对外依存度长期超过80%,可以说是农业产业链安全最典型的反面教材。
谁掌握了种子,谁就掌握了农业的未来。我国正通过种业振兴行动(如《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基因编辑产业化等举措,力争在“农业芯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政策概要
《若干措施》围绕种质资源改良利用、育种创新攻关、品种试验监管、品种审定管理、品种跟踪评价和撤销退出机制、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严格监管品种试验、提高审定标准、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快突破性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争用3年时间在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种质资源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改良种质资源利用。建设高通量资源鉴定平台,以大豆、玉米、水稻、小麦、油菜和花生为重点,部省协同开展种质资源基因型和三年多点表型鉴定,2025年底前完成库存大豆、玉米资源精准鉴定,加快推进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等作物资源鉴定。深入推进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并研究启动大豆、油菜等作物改良计划。
深入推进育种创新攻关也是重点。《若干措施》提出,统筹推进农业重大科技项目,持续开展育种联合攻关,聚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和产业急需,加快突破性优良品种选育,并优化科研育种成果评价机制。研究制定重大突破性品种研发推广衔接专项工作方案,建立科技成果与产业应用无缝对接机制,实施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项目,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根据《若干措施》,农作物品种试验监管将更加严格。推进自主试验常态化整治,从严查处弄虚作假等行为,违规情节严重的试验主体将被取消相关资格。严格参试品种资质审核,加强品种参试条件审核把关,提高参试要求。严格审查自主试验主体资质,压实牵头单位主体责任,完善品种试验管理机制,从各环节强化全过程管理,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在品种审定环节,《若干措施》强调严把关口。严格品种来源核查,完善审定申请受理规范,对来源不清、育种过程不详的一律不予审定。优化品种试验方案,围绕单产提升需求,完善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试验方案。完善品种审定标准,突出生产需求导向,提高抗性要求。健全部省协同审定管理机制,强化省级品种审定监督指导,规范同一适宜生态区省际审查尺度和品种试验要求。
同时,健全品种跟踪评价和撤销退出机制。《若干措施》提出,要全面梳理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情况,以存在明显缺陷或生产风险、审定10年以上没有推广面积的品种为重点,依法撤销品种,让品种审定“有进有出”成为常态。
政策亮点
1.品种审定改革
推行“差异化管理”,对突破性品种开通绿色通道,同质化品种从严审核;引入分子检测技术,提高审定的科学性。
2.知识产权保护强化
建立品种DNA指纹库,实现侵权可追溯;加大侵权处罚力度,探索品种权质押融资。
3.推广环节规范
要求品种推广前提交适应性验证报告,杜绝“未审先推”;建立品种退出机制,对表现不佳的品种强制淘汰。
4.数字监管赋能
建设全国品种追溯平台,实现“一品种一档案”;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不可篡改。
政策机遇
育种企业:高价值原创品种可获快速审定与政策补贴,如抗逆、节水型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品种变现能力,推动科企合作(如高校+企业联合育种)。
种业服务商:分子检测、数据追溯等技术服务需求激增;品种权评估、交易中介等新兴市场打开。
农民:优质品种供给增加,降低生产风险;通过追溯系统提升农产品品牌溢价。
金融机构:品种权质押融资试点提供新业务增长点。
![]()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京ICP备202300545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13号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网上的部分内容来自相关部委网站,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1227252578@qq.com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