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早在二十多年前,导演斯皮尔伯格即以影片《人工智能》向我们展示了机器人小男孩的人类情感表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是否能够拥有人类般的情感成为科技界和哲学界热议的话题。对此,作者巧妙地将汉字、宗教等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进行了深刻的洞察与思考,更是提出生物机器人对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能影响。
有人猜问,机器人是否会具有感情?智能机器人用于军事场景是否会有“我要活下去”的意识,如果具有了这种意识,会出现什么情况?智能机器人是否会像人类具有感情和思想意识,研究想、念是怎么回事情,怎么来的,就会有答案。
想,是“相、心”两字上下组合而成,相是“木、目”组合而成,木表示树,眼见树,眼中生印、象即是相,如水生影,如镜起像。相由眼耳鼻舌身映照、觉感外界的色声香味触而产生。眼见物见色,知其为物为色,动物也是,故知道有“我”的存在,有外物、境的存在。人和动物是活动的物体,见物见人能够做出反应和反馈,故说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有感、情的动物(注意感是映、照、触,情是指六尘,即色生香味触法,四大及四大造物,人所做的一切事等)。
念,是“今、心”上下组合而成,今表示当下、当前的一切,包括状态、境界、图像、文字等。心(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对当下形成的印、象即是念,与“想”的区别在于“想”所包括的时空范围远远大于“念”。当然,如果一念广大,念也可以包含千年万年的信息,这在信息技术处理上,是可以显示的。比如打开文件,整个文件刹那就显示了,但阅读需要时间过程。文献记载,寺庙一些高僧修到高层次境界,能知过去未来,其实就是一念超越时空的状态。实际上,技术发展,本身是人体功能的演示或延申,只不过是在神话中看到,一切神话,现代科学技术验证,都有实现的路径。
眼睛不断摄取外界的形色、文字等,是因为有“行”,此行有几个条件:一是人与外界物的接触(即眼耳鼻身意接触),二是身体的气血循环和行动,三是眼睛能够照、映外界物色而且能够服从心意指挥,四是大脑或心具有摄入、输出的意识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动作。
镜子、水也能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映照之景色,人眼、心与水、镜子的区别在于:自己知道自己具有记录的本能,具有分别、区分的本能,比如颜色、大小、软硬等,更重要的是人心可以对储存的信息进行搜寻、提取,提出过程有推理、类比、拆分、组合、借鉴等,并做出快慢不等的时滞反应。水、镜子等物也具有显像功能,但人们不知道其是否具有记录、忆念、搜寻功能。就目前的认知来说,水、镜子不具备记录、忆念功能。智能机器人通过存储,可以进行信息搜寻、组合、忆念、提取,目前可能不具备拆分、借鉴、跳跃时空的思维。但人心具有的功能、特征,只要赋予智能机器人,进行训练,应该不是问题。
人通过不断学习、观察,可以不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出新的知识,乃至具有新的发明和创造,机器人通过学习、观察(输入、摄像、传感乃至高端精密摄像和精密传感、自我编程等)也可以进行研究、创新发现,人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将来机器人也可以完成,至少未来的智能机器人超越目前某个学科的顶级科学家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机器人是否会具有人类一样的情感,会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乃至认为“我需要活下去”?人之所以有情感,是因为对“相、念”的不断重复,此即为“取、执”,因此生出喜乐、悲愁、爱恨等,“取和执”“喜乐”的产生是因为心中生爱,爱是因为有“受”——感、受的图像、相不断重复、复制和连续不化。机器人有没有感受呢?一切相、印即是受,受源于触——输入或者摄取,一切映照、输入、相遇的刹那及过程就是触,因触而有取——存储或印刻、记录,即是持续之受,故机器人是有受的(如果触而舍,则不喜,无受,则为智、知)。所谓“受”,其实是一种“相、识”的不消失、记录、刻录,当这种刻录、记录之相,不断重复,就是“想、念”的反复出现,人就会有“受”,或是喜悦、高兴,或是烦恼、郁闷,有时候是一种期待,期待得到、结果、答案等。
本质上,一切“想、念”只是语言、文字、概念、图像的不舍、重复,是一种虚、妄,本无所有,内心并无得失,但心执著了,期待了,认为是真实存在,故(必须)有一种结果,心才会放下,图像、念才不重复出现。比如两人吵架,记恨对方,心生烦恼,一方诚恳道歉,软语安慰,心即放下。这些过程(人所经历的一切),即使回忆不起来,DNA仍完全记录在案,并在基因的遗传中复制,这就是遗传的道理
机器本是材料组成,是无情物,故机器人不具备感情。但“受”是一种刻录,受的反馈是一种语言、文字、动作,这些都是可以模仿和设计乃至赋能的,从这一点来说,只要给机器人设置一个重复不断的机制,并且对不同的表达,给予不同的行为动作设计,就表现为愤怒、开心、暴力、高雅等,那么,机器人可以具有人的感情,而机器人实际无感情,只是人认为这个动作具有感情——人赋予了意识。故国外的人工智能研究中,有一种认识:机器人是人的化身、分身。
需要指出,智能机器人的智能,是仿生,是功能特征的设置,任何一个特征、功能的出现,都需要进行信息输入的学习和训练,是人赋予的。人的本能,虽然有后天的知识赋予,但本能不是后天赋予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机器人的功能一是来源于材料的特征,如映照、反光、感应、传感、传送、振动等,二是来自技术本身,尤其是对人的五官功能及其材料技术的研发和制造。三是来自人类对机器的赋能、训练。四是来源于令智能机器人运转的动能以及在保证动能供给下的程序自我运转,这与人的本能不同。只要不供给动能,智能机器人则不运转。机器人具有人智是因为赋能赋智,不是本能,机器人自身不能直接组合信息、忆念、运用信息乃至产生情绪,也不具有自我动能,故不能对环境做出超越赋能和赋智的动作和反应。
对机器人赋能感情,中国古代就有了。《列子汤问》记述了秦穆公时代,一个工匠即能制造机器人“倡”,那时的机器人就具有了唱歌、跳舞的能力,歌舞都能够合于音律和节拍,而且给秦穆公的妃子丢眼色,秦穆公大怒。今天,智能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一定会造出类人乃至超越常人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机器人。将来,如果赋能机器人自我编辑、调整程序,不断适应用户的需求,每个机器人就会自动成为满足个性化服务的机器人。
在军事场景,机器人是否会有我要活下去的想法?原则上,机器人自身不具有这种本能。现代科学发展,人与物的边界趋向模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跨越的通道。人是动物,地水火风及其造物,分化为动物、植物,无机物与有机物。植物似乎没有人的感情,地水火风、金银铜铁等无心意识,但这些东西,到了人、动物体内,就成为生命的组件。人死之后,四大及金银铜铁等还归自然,不见其有生命。生育、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人类的认知。因此,机器人与生物技术结合,是可以具有“我要活下去的想法”,乃至具有“为活下去而战”的自我启动程序。问题在于人要为机器人设置这样的程序尤其是供给动能,而且这种程序能够通过摄像、输入(雷达、感应器、摄像镜头),根据存储的信息做出符合人的预期行为,尤其是正确行为。总体来看,机器人的逐步完善,完全可以超越一般人的能力。但智能机器人与人比较,依然存在很多在视觉、听觉等应对上存在的缺陷
作为“有情”的人,本身是地球生物中的高级动物,一切无情(四大及植物)虽能利益人类,但有情与无情的边界依然存在,边界的打破,一定是人的赋能,不是机器本能。
智能机器人是否具有情感,乃至具有我活下去的想法?区分了有情与无情,就有答案。
《五灯会元》中有一个故事。有禅客问慧忠禅师:若有情无情俱有佛性,杀有情而食其肉,就与有情结了罪怨,因果相报。损害无情,吃五谷、菜蔬、果栗等物,没有听说有罪,互相仇报啊。
慧忠:有情是正报,从无始劫来,虚妄颠倒,计我我所,而怀结恨,所以有怨报。无情是依报,无颠倒结恨心,所以不言有报。
有情与无情的区别在于人有爱恨之心,而物无爱恨。机器人是物,是无情,如果说其有感情、思想,不是自身的,而是人赋予了机器人具有感情和思想,不是其自身本自具有。但经过不断学习、计算,再加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程序的赋能和信息选择的多样性、丰富性存储,机器人逐渐具有“自主自我”意识,甚至超越常人的智慧,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必然。
其实,人是由种性(空明之性)、地、水、火、风要素构成,人是被种性赋能的物。人之生,是四大聚集,能够动,具有思想、意识。人之死,四大分散,思想意识消失不见。机器人是被人赋能的物,人之形体与机器形体都是物,都是被赋能,差别在于先天和后天。故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真的会超越人的想象。
如果制造出生物机器人,运用动物、植物的细胞、DNA进行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情况就不同了。四大以及四大造色,人不觉得其有意识、思想和感情,人体之外物质物理世界,人不觉得其有心(活性或意识)。但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就具有了感、觉,人从微细物,逐渐成为人,就是无情物的堆积和转化,背后有一个主人——心(不是意识、思想)。生物机器人具有了生物性——活性——心,将开创人工智能新时代。
(作者:陈炳才 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 学术委员)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京ICP备202300545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13号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网上的部分内容来自相关部委网站,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1227252578@qq.com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