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出口限制、技术封锁、制裁名单等方式,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封堵,我国急需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国产替代以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并非所有科研成果都能走到产业化应用的阶段,过程之中问题多、风险高,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企业通过中试平台模拟实际生产环境,可以预见和避免量产阶段的风险,从而提高投产成功率,为企业跨越“死亡之谷”提供了巨大帮助。今年以来,中央部委和地方不断完善中试平台建设政策支持体系。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的通知》,提出围绕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领域, “一类一策”推进中试平台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技术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显著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今年年初,工信部与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中明确了“中试”的概念,指出中试是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中试平台位于产业链的中游,它连接了科研研究和市场应用,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而其下游应用行业则广泛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为这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中试平台对企业投产速度的贡献巨大。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实验室里剂量小,设备、环境都比较可控,而量产阶段生产环境复杂,关键是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生产出高合格率、高可靠性的产品,这就对设备、工艺的要求很高。一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运行高效的中试平台,是帮助企业跨过“死亡之谷”,成功规模化投产的有效支撑。中试平台模拟实际生产环境,企业可以预先发现和避免量产阶段的风险,从而提高投产成功率。有调查研究显示,借助中试平台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从30%提高至80%以上。
不仅可以提高成功率,中试平台还可以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验成本。据湘投轻材研发中心介绍称,依托公司自建的中试平台,现在上午定方案,下午就能出坯体,一周左右就能完成相关测试,产品研发验证周期从原来的3个月以上缩短至如今的2周以内。
然而中试平台建设成本高、耗费巨大,中小企业难以负担的起自己建设。而相比于有能力自建中试平台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又是最急需公共服务型中试平台的群体,所以当下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加速推动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恰逢其时。将在这个为国产替代留下市场空间的时间窗口,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做好支持,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的通知》,提出围绕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领域,引导有条件的建设主体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建设模式、发展策略和举措。文件重点强调“一类一策”推进中试平台建设,“成熟一个启动一个”“一平台一方案”。该提法是本文件的核心关键要点,紧贴二十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是申报考核重点关注的要求。
附件给出的《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4版)》明确了中试平台的6个建设方向,包括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2024 版)》进一步明确了除共性需求外五个行业中的39个重点方向。
(一)原材料工业。包括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无机非金属、前沿材料等重点领域。文件特别强调要落实《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 年)》(该文件尚未公布,后续关注)。
(二)装备制造。包括电力设备、石化通用设备、汽车、机械、航空装备、机器人、仪器仪表、工业母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环保装备、新型固废处理装备等重点领域。文件特别强调支撑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中试验证。
(三)消费品工业。包括纺织、轻工、医疗器械、药品等重点领域。文件特别强调在医药等领域,积极发展合同研发外包(CRO)、合同研发生产外包(CDMO)等模式,提升龙头企业中试平台公共服务效能,降低初创企业门槛。
(四)信息技术。包括集成电路、智能终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服务器、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新型工业网络等重点领域。文件特别指出要构建软件中试验证平台。
(五)新兴和未来产业。包括量子信息、脑机接口、元宇宙、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北斗导航、下一代互联网、高端文旅装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清洁低碳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原子级制造等重点领域。
《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4版)》指出,制造业中试平台是由企业、专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以市场机制为牵引自愿建设、自主结合。并且提出了中试平台的6种建设模式,包括政府投资公共服务、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多元主体联合共建、企业运营市场服务、企业建设适度开放、龙头企业自主建设。
(一)政府投资公共服务。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支持采取政府投资社会主体运营、政府投资专业机构能力建设等方式,在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新区、工业园区等区域内布局建设。该建设模式以衡水高新区为例。衡水高新区重点在于构建“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明确中试平台服务于园区产业发展的目标。通过中试平台,衡水高新区成功推动了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项目落户,带动衡水一大批企业转型升级,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大健康等。
(二)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以行业共性技术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升级实验室能力建设中试平台,开展成果工程化试验,加快转化为成熟技术和公共产品。该模式
(三)多元主体联合共建。支持两个及以上的政产学研用等主体联合共建中试平台,优势互补建设服务能力,促进成果落地产业化应用。该建设模式以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简称“工研院”)“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为例,该案例成功之处在于稳定的资金支持与“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稳定的资金来自政府与产业基金,上海市财政、嘉定区区财政及建设单位提供了长达五年的经费支持,工研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微系统所”)携手产业资本设立同华新微基金与“超越摩尔”产业基金,形成两大金融引擎,确保了该中试线科研资源的自主灵活。“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由三个主体组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作为技术研发的引擎,输出创新成果;工研院作为产品与技术转化的桥梁,加速科技成果向市场应用转化;新微集团作为科技创投融资与产业化平台,带动整个体系的运转。
(四)企业运营市场服务。支持企业采用市场化运营、开放式服务的模式,建设中试平台。目前该模式有成都金百泽中试平台、绍兴国科新材料创新基地。尽管该模式以企业为主角,政府的支持仍起到关键作用。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基地联合制定出台全国首个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办法,精简“非必要”审批流程,审批流程由19项精简至8项,材料减少60%以上,这让参与中试的项目数量大幅提升。
(五)企业建设适度开放。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建设中试平台并适度开放,提供对外服务。该模式有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中试平台。
(六)龙头企业自主建设。引导龙头企业搭建自主产品中试平台。该模式以佛山市三水区为例,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了锂电池电极制造装备中试平台和电池循环利用全链条一体化中试平台,将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中试服务。
文件提出,鼓励地方对列入重点培育对象的中试平台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强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保障。目前各地陆续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北京市《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若干措施》搭建完善中试验证平台体系,最高给予5000万元补助支持;《成都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资助管理办法(试行)》择优给予建设主体最高3000万元后补助;《2024年武汉市中试平台建设补助资金申报通知》择优给予中试平台最高1000万元支持;《河南省科技中试及联合转化平台绩效考核奖补实施方案》(豫财科〔2023)2号),3年为周期对平台进行考核,按照每类不超过总量的30%、不多于10个的限额给予支持,对考核较好的给予每个不高于200万元的分档补助支持;《自贡市科技成果中试平台认定管理办法》对每个主体给予 10 万元至30 万元运营补贴……
此外文件还提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等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试平台予以倾斜支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中试险+研发贷’等多种模式的产融合作”“挖掘中试优秀场景,发布中试平台目录,大力开展宣传推广”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具体实施内容还需后续部委或地方出台相关细则,我们将持续关注。
当前,我国中试平台距离高水平发展还存在一定距离,仍有不少难题尚未解决,这存在着历史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还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社会各界过去对于中试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在中试平台建设的资金支持、人才储备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这导致我国中试平台的发展仍处于一个滞后的状态。但向未来看,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创新企业的不断涌现,企业对中试验证的需求越来越多,中试平台终将站上舞台中央。在中央地方加大政策力度支持中试平台建设的趋势下,全社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将会进一步加大规模投入中试,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届时,中试平台得以迎来大规模爆发,助力制造业各产业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l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l 《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l 《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
l 「奋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中试平台大显“魔力”——助力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l 九问九答!一文详解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
编辑整理:陶圣凡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京ICP备202300545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13号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网上的部分内容来自相关部委网站,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1227252578@qq.com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