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4年,多地发力布局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或作为重要抓手。6月18日,财政部、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决定2024-2026年聚焦重点领域通过财政综合奖补方式,分三批次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每家企业连续支持三年,最高600万元。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计划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其中2023年中央财政下达12.7亿元。截至2023年底累计支持192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2万余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万余家。
《通知》明确,申请企业须为有效期内的“小巨人”企业,且未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须提出“三新”“一强”推进计划。推进计划可覆盖“三新”“一强”单个或多个方面,须分别提出绩效目标,投资总额需超过2000万元。申报截止到7月31日。
2011—2024,“专精特新”从口号到体系
从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专精特新”概念开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专精特新”已经从简单的口号发展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政策体系,在财税扶持、融资支持、创新鼓励等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下,“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尤其是2019 年以来,随着“专精特新”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全方位快速发展。
“百十万千”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各类惠及“专精特新”企业的财税类政策
2023年,部分省市进一步推出惠及“专精特新”企业的融资政策
(2)在企业上市方面,2019年以后资本市场扶持“专精特新”力度持续加大,尤其是北交所的设立使“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之路愈发通畅,A股市场中的“小巨人”企业比例迅速提升。
(3)在企业创新方面,在政策鼓励和融资支持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逐年递增,创新产出硕果累累,平均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4.75项,创新能力显著优于一般企业。
(4)在企业数量方面,我国已培育1.2万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10.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5)在企业规模方面,伴随着“专精特新”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以及技术实力的提升,其高成长性推动企业规模较快增长。以“小巨人”上市企业为例,企业的平均营收规模、资产规模以及员工规模在2019-2023年间均实现较快增长。
“专精特新”企业要服务国家战略
“专精特新”企业往往专注于产业链上具体环节,聚焦核心主业,创新能力较强,已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主体,以及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在工业领域,“产业基础高级化”集中体现在“提升基础产品、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和基础软件研发、先进基础工艺和尖端设计能力”,“产业链现代化”的内涵则既“包括传统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也包括新兴产业链的迭代创新。”
2022年6月,工信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系统性地建立起一套规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其总则第一条即指出,“助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是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目的。
事实上,大量“专精特新”企业主导或参与了“卡脖子”技术的突破进程,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产业基础水平的提升。根据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信息,截至2023年 4月我国至少已经攻破了包括重型燃气轮机、光刻胶、微球等在内的21项关键技术,另有部分技术的攻关情况尚未公开。而几乎每一项“卡脖子”技术的突破,都有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主导或深入参与其中。例如,图南股份、应流股份等“小巨人”企业分别为国产重型燃机提供高温合金、透平叶片等关键原材料或零部件;徐州博康、北京科华等“专精特新”企业则作为主导者,逐渐推动半导体光刻胶完成国产替代。
“专精特新”企业在重型汽轮机技术攻关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且“专精特新”企业广泛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逐步成为我国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例如,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中游和下游均存在数量较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它们活跃在相关设备制造、应用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集成等领域,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建立持续添砖加瓦;在机器人产业中,“专精特新”企业遍布产业链条的上中下游,覆盖从伺服驱动、减速传动到控制器、传感器,再到机器人本体与集成的各个环节,带动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依托培育战新产业是构筑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路径,同时战新产业的持续壮大也将为“专精特新”企业带来成长为“大冠军”的发展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先进产业,它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向,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恰恰是“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和深耕的领域。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 23 号)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截至 2023年12月,在已经上市的88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属于战新产业的公司占比达到 92.99%。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聚集了大量专精特新“小巨人”,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少数子产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过1/3。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周期通常伴随着快速的技术更迭和产业升级,这对于“专精特新”企业而言是实现弯道超车、突破性发展的契机。
2023年,前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数量接近1.3万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培育1万家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占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比重明显上升,由2019年的不足0.1%显著提升至2022年的2%。
2024年,各地将继续加大力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但评审标准或进一步趋严。财税政策方面,近年来财政奖补力度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多。融资政策方面,“专精特新”企业是金融政策的重点支持对象,受到的融资约束或进一步放松。202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多地明确“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等。
新一轮中央财政支持政策出台
当前,新一轮的 “专精特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企业认定标准提升,财政支持政策明晰。在政策引导下,今年四川、山东、江苏、上海、河南重大项目中,产业类项目占比升至65.7%,较上年进一步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投资发力点更多聚焦在未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6月19日,财政部、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决定2024-2026年聚焦重点领域通过财政综合奖补方式,分三批次重点支持“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2024年首批先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每家企业连续支持三年,最高600万元。
支持内容
1.支持“小巨人”企业围绕“三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打造新动能,从人才、组织机构、设备条件等方面,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团队;攻坚新技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产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开发新产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移转化(奖补资金总额的95%以上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小巨人”企业)。
2.支持“小巨人”企业围绕“一强”提升协作配套能力,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支撑。即围绕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需求,加大产业化投入,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奖补资金总额的95%以上由省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小巨人”企业)。
3.支持地方探索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赋能,不断夯实服务体系。支持地方重点向“小巨人”企业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诊断、人才培训、质量诊断等培育赋能服务(不超过奖补资金总额的5%)。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1-2025年,中央财政累计计划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其中2023年中央财政下达12.7亿元。截至2023年底累计支持1922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2万余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万余家。
支持对象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申请企业须为有效期内的“小巨人”企业;
2.未在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以及境外公开发行股票;
3.须提出“三新”“一强”推进计划,推进计划可覆盖“三新”“一强”单个或多个方面,须分别提出绩效目标,投资总额需超过2000万元;
4.不属于上一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中已获得支持的“小巨人”企业
其中,投资总额需超过2000万元,具体预计包括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研发人员费(含劳务费)、建设和安装工程费,项目建设期内的研发及生产场地租赁费、软硬件设备购置及调试安装费等费用。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要求不低于30%。申报项目应于2024年1月1日之后开工建设,且项目建设期不超过2026年12月31日。
在“小巨人”企业提出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后,各省份相关部门遴选推荐具体企业,且对在上一轮财政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中已获得支持的“小巨人”企业不再重复支持。在各省份确定具体相关方案后,工信部对此进行审核,最终确定中央财政奖补支持的“小巨人”企业名单。
申报流程
1.财政部、工信部根据各省份(含兵团,下同)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数量、“小巨人”企业数量,结合各省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绩效情况,并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基础差异,统筹分配拟支持“小巨人”企业名额。
2.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筹考虑企业条件及推进计划,制定可量化可考核的统一遴选标准,遴选确定推荐支持的“小巨人”企业。相关佐证材料留存备查。
3.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审核推荐支持的“小巨人”企业是否符合支持条件(包括是否为有效期内的“小巨人”企业、是否在上一轮支持政策中获得支持、是否已公开发行股票、是否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等),推进计划是否符合“三新”、“一强”(包括是否聚焦“三新”、“一强”,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清晰具体,是否具有强链补链稳链作用等),并对实施方案有关内容提出审核意见。
4.剔除审核不通过的“小巨人”企业后,按程序向社会公示,确定中央财政奖补支持的“小巨人”企业名单。
根据《通知》要求,7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按程序联合上报两部门,预计各地方主管部门最快6月下旬发布可量化可考核的统一遴选标准,7月中旬结束申报,7月底向工信部递交名单和材料。
《通知》明确,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拟沿用此前奖补标准,即按照每家企业连续支持三年,每家企业合计600万元测算对地方的奖补数额。每批次奖补资金分两次下达,实施期初下达50%,实施期末根据绩效评价情况下达剩余资金。其中,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未达2000万元的企业,收回资金;对推进计划投资总额达2000万元以上但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企业,不再安排剩余资金。各省收到上述奖补资金95%以上由企业围绕“三新”“一强”目标任务自主安排使用。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京ICP备202300545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13号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网上的部分内容来自相关部委网站,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1227252578@qq.com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