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技投资
导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战略,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等。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本文将关注《规划》出台的背景、意义,核心内容与投资机遇,目前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后续系列文章将围绕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字安全政策等展开。
出台《规划》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规划》出台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全面提升国家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化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数字化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数字化安全保障,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路径,首先,通过数字技术打破传统行业界限、空间界限和时间界限,减少信息流动障碍,加速资源要素流动,提高供需匹配效率,创造新的价值链和生态圈,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协调发展。
其次,通过互联网和平台打破传统物理介质、信息介质和交易介质,搭建新的连接方式和协作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赋能改造,提升企业创造的附加值。再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创新设计与生产制造的柔性化、精细化、个性化和智能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最后,通过数据和算法打破传统管理规则、市场规则和社会规则,构建新的决策机制和治理体系,运用数据分析、算法优化、算力提升,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
《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2522”整体框架如何理解?
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
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第一个“2”,指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资源体系。二者的是基础和应用的关系,可以把前者数字基础设施想象成高速公路,后者数字数据资源体系就是高速公路上流动的各种货物,只不过在数字技术下,流动的货物变成了信息。
第二个“5”指的是,数字技术如何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领域深度融合,这就意味着在这五个领域当中发力的企业,在数字中国的建设中能取得发展机遇。
第三个“2”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创新,另一方面是安全。这是因为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其他的传统生产要素有巨大的差异,因为巨大的差异,让数据使用和数据安全存在“一体两面”的关系。
第四个“2”意在从国际视野描绘数字中国的建设,即看待数字中国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在国内的情形,还要考虑到跨境和国际的情况。这既要考虑到国家间开展数字领域合作的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到中国数据的跨境或者其他国家的数据到中国来参与合作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建设数字中国的核心内容以及投资机遇?
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一是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加快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二是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各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
要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二是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完善与数字政务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三是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大力发展网络文化,加强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导各类平台和广大网民创作生产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产品。四是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发展数字健康,规范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发展。五是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
要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一是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二是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增强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基础制度,健全网络数据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体系。
要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一是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统筹协调,研究制定数字领域立法规划,及时按程序调整不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法律制度。二是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统筹谋划数字领域国际合作,建立多层面协同、多平台支撑、多主体参与的数字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体系,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积极发展“丝路电商”。
《规划》的出台,存在几大投资机遇
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5G、IPv6、物联网等网络设施建设将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投资需求,云计算、数据中心等领域将迎来新一轮投资和扩容,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
在数据资源方面,数据开放共享、数据安全保护、数据价值挖掘等领域将成为重点发展方向,相关平台和服务商受益于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励,有望获得更多收入和利润。目前,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布局数据交易平台。
在数字技术创新方面,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将为各行各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类ChatGPT应用和AIGC赛道持续火热。金融科技等相关创业项目基于技术优势和行业需求,有望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持和市场认可。
在数字安全方面,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完善将为网络安全产业提供更强的政策保障和市场需求,相关企业有望增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国内的网络安全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水平。
在数字化发展环境方面,电子政务和智慧社会建设将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提供更高效和便捷的方式,相关企业有望承接更多的政府项目和合作机会。例如,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各地强化深度合作。
在数实融合方面,围绕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数字技术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包括新能源汽车、智慧医疗、数字文旅、智慧农业等领域,将更多受益于数字化的驱动。
在数字治理方面,强调构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这将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个人隐私等相关领域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去年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介绍了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更加凸显。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其次,数字产业化基础实力持续巩固。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8.4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GDP比重为7.3%,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ICT服务部分在数字产业化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软件产业和互联网行业在其中的占比持续小幅提升。
再次,产业数字化发展进入加速轨道。2021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GDP比重为32.5%。各行各业已充分认识到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工业互联网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法论,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活跃,农业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
最后,数字化治理体系正在构建。我国数字化治理正处在用数字技术治理到对数字技术治理,再到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度变革中。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数据价值挖掘的探索更加深入。基于数据采集、标注、分析、存储等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链的数据资源化进程不断深化。数据资产化探索逐步深化,数据确权在顶层规划中有序推进,数据定价、交易流通等重启探索,迎来新一轮建设热潮。
而在最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外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GDP比重提升至41.5%。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多项指标位居全球前列。从该报告可见,截至2022年底,中国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5.61亿户,全球占比超60%;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8.45亿户,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算力总规模达到180EFLOPS(每秒18000京次浮点运算),位居世界第二,年增长率近30%。
中国数据资源体系加快建设,2022年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10.5%,位居世界第二。
数字文化为中国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新动能。该报告显示,文化场馆加快数字化转型,全民阅读、艺术普及以及数字化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达5.3亿;网络文化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全国重点网络文学企业作品超3000万部,网文“出海”吸引约1.5亿用户,海外传播影响力不断增强。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的2022年数字中国发展水平综合评估结果显示,浙江、北京、广东、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天津、重庆、湖北等地区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10名。
《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从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屡创新高,从0.5359增长到0.8119,排名从78位上升到43位,自2020年开始迈入“非常高”水平;从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中国在线服务指数从0.5294上升到0.8876,排名从62位上升到15位,近两年稳定在世界第一梯队;我国电信基础设施指数这十年发展迅速,从2012年的0.3039上升到了2022年的0.8050,排名从88位提升到47位,体现了我国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宽带中国”“数字乡村”“新基建”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建设数字中国面临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在2014-2015年就强调网络强国和“互联网+”国家战略,重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努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和新经济业态发展与治理,在各领域推进数字化转型。这些战略、政策和措施实施多年后,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大数据、算力网络布局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在各个行业领域也都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案例,对于引领行业、地区的数字化发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数字中国整体规划布局的推出,进一步为下一步建设重点、要点提出了方向和要求。
但目前的难点主要是在两个方面,围绕数字技术核心产业和信息安全领域的自主创新这两个核心要点还是有难度的,这方面需要技术积累和突破。再有就是在数据要素的流通、促进数据赋能经济发展方面,一是仍需要在许多数据治理的规则规范和相关技术作出探索,特别是各个行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各机构的数据治理和管理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二是仍有较多行业未完成信息化的进程,要面临信息化、数字化的接续和加速问题,特别是一些偏向于传统的行业领域,面临数字化投资大、业务人员数字素养水平低,难于跨入数字经济时代。
此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够完善,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数字安全问题突出,随着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数字安全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数字化人才短缺是数字化发展的瓶颈之一,需要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仍然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未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应该是到2035年之前的主要基调。数字化程度高的企业如何进一步借力跨界数据要素的融合创新赋能和激发强人工智能能力是重点方向。对于大部分普通行业企业,通过信息化逐步实现数据的积累、再到数据智能赋能业务创新是主要的任务。
展望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将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构筑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格局。
为了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未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水平;二是,加强数字化安全保障,保障国家网络安全;三是,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数字化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数量;四是,加强数字化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五是,加强数据隐私保护,保障个人隐私权益。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京ICP备202300545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13号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网上的部分内容来自相关部委网站,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1227252578@qq.com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