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技投资杂志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周亮 梁涛
银行业、保险业总体运行稳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银保监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银行业保险业总体运行稳健,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来讲:
一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得到持续提升。最为重要的是金融业端正了发展的指导思想,回归本源,牢记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天职。银行保险机构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大力支持稳增长。充分调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资金,保证融资的供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万多亿元,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达到6200多亿元。同时,优化供给结构,培育增强经济新动能。加大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重点满足制造业和消费升级的融资需求。支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积极拓展科创企业融资渠道。特别是下了大力气在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作了大量的工作。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0万亿元,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今年前5月五大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去年全年下降了0.65个百分点。最近,金融稳定理事会作出了评价,认为中国在亚太地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的速度居于首位,不良贷款率保持很低的水平。
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积极进展。按照党中央要求,坚持“监管姓监”,敢于斗争,敢于担责,敢于碰硬,坚决整治市场乱象,加大处罚力度。两年多来共罚没60多亿元,超过前十年处罚总和,处罚了违规人员8000多人次,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处罚是手段,不是目的,银保监会的目的是通过银保监会的监管、责任的到位来倒逼银行保险机构落实自己的主体责任,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经过各方面努力,目前高风险机构风险逐步化解,非法集资大要案正在有序处置,网络借贷风险压降成效比较明显。网贷机构数量比2018年初下降57%。坚定不移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两年多来,大力压降层层嵌套、结构复杂、自我循环高风险金融资产13.74万亿元,有力遏制金融脱实向虚。同时银保监会大力铲除信用风险产生的土壤。两年来,累计处置不良贷款超过4万亿元,当前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稳定在2%左右,拨备覆盖率超过175%,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较好水平。可以这样讲,抵御风险的“弹药”是充足的。金融风险已经从发散状态逐步转向收敛,总体可控。
三是金融业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推动银行保险机构转变发展方式,彻底扭转注重规模和速度而轻视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方式,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激励和约束,大力发展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机构,鼓励开发差异化、定制化产品服务。在扩大金融业开放方面,去年银保监会出台了15项举措,今年又推出了12条新措施,这将有力地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境外金融机构到中国来投资兴业。
银保监会清醒地认识到,银行业保险业工作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俗话说,想明白、说明白,最后还是要落实在做明白上。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银保监会有信心、有能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推动银行业保险业持续走向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保险业市场乱象得到有效纠正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保险机构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也出现了盲目扩张和乱象。乱象集中表现在公司治理薄弱、违规资金运用、产品创新不当、销售误导、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等方面。银保监会党委正式成立后,在2018年5月份就召开了深化整治银行业和保险业市场乱象的工作推进会议。
一是要求全面自查,不留死角。部署所有保险机构针对市场乱象整治重点,自查本机构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认真整改,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聚焦重点,扎实开展监管检查。监管部门聚焦重点机构、重点业务、重点风险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检查。2018年,监管部门对保险机构开展检查1466次,累计投入力量9793人次。今年各级监管部门继续对保险业的突出风险和问题,目前正在陆续进场开展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覆盖公司治理、偿付能力、资金运用、车险、农险、短期健康险等方面。
三是依法依规严格惩处,保持高压态势。特别是落实双罚制,加强对高管人员的处罚,综合采取了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吊销业务许可证、撤销任职资格、禁止进入保险业等多种处罚措施,切实提高违法违规成本,使得机构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愿违规。
通过持续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保险市场的乱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纠正。一是有力震慑了不法主体。今年1-5月,处罚了保险机构277家次,对机构罚款4400多万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15家次,吊销业务许可证2家次。处罚责任人员416人次,对个人罚款将近1600万元,撤销任职资格18人次。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今年1-5月,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总额2500万亿元;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为29万户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增信服务。目前,保险业开展的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11.29亿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患者实际报销比例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平均提升了10-15个百分点;保险资金通过投资债券、股票、股权等已为实体经济直接融资8.8万亿元。
三是保险资金投资更加理性。保险机构风险合规意识明显增强,投资更加审慎理性,前几年个别机构非理性举牌、境外激进收购等行为得到明显遏制,保险资金运用总体平稳。
四是制度短板得到有效弥补。2018年以来,修订出台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0多项。部分制度滞后、缺位、交叉重叠和相互冲突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司治理、资金运用、产品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能力自身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前期整治成果,防止乱象反弹回潮,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的时候特别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一篇大文章,要把它做好非常不容易,银保监会在实际工作中坚定地推进,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第一,积极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机构体系。当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比如说发挥大型银行的头雁效应,通过改进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科技赋能,大幅度提升金融服务的质效,股份制银行要实现差异化经营,做出自己的特色,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再有是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这些小一点的机构恰恰要立足于当地,服务好小微、“三农”,而且银行保险机构的乡镇机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5%。
第二,加强了金融的有效供给,不断优化融资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金融领域的体现就是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多层次的问题,为了配合这种需求,银保监会如何提供有效供给是一大难题。当前,银行业从信贷的余额上来讲已经达到了150万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增速也是不低的,但是在结构问题上,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银保监会还要坚持有扶有控,努力精准提供金融服务,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逐步压缩退出“僵尸企业”,把无效、低效占用的信贷资源腾出来,支持银保监会需要发展的领域。比如基础设施行业贷款今年上半年新增达到了1.32万亿元,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贷款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另外,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的余额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下一步,银保监会还会下大力气调整融资结构,也就是说当前直接融资太少,间接融资占比较高,在扩大直接融资方面,增加了对民营企业债券的投资,拓宽了保险资金、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为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第三,要创新和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来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通过多措并举,破解金融服务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比如在信贷流程方面,银行保险机构也加大了创新,银行加大了续贷产品的开发力度,努力提高贷款期限与企业生产周期相匹配,特别是注重提高中长期贷款尤其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在业务模式方面,银保监会针对科创企业等轻资产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银行发展知识产权、股权和应收账款等质押融资,另外最近银保监会还准备着力发展供应链融资,在技术运用方面,银保监会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提升银保监会的技术,提升金融服务的时效性、便捷性和可得性,不少银行现在已经做到了足不出户、秒申秒贷,有效满足了企业的一些“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同时银保监会也认识到,银行保险机构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银保监会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因为这项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持续加强公司治理监管
前一段时间,金融领域发生了一些案件,反映出部分经营机构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股权关系不透明、不规范,比如说股权代持的问题;还有关联交易管理粗放,存在着利益输送问题;发展战略盲目追求粗放扩张,内部管控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安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机构股权管理是比较混乱的,治理机制失效,“三会一层”形同虚设,风险不断积聚。
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的工作,去年3月底银保监会成立开始,4月份召开了中小银行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座谈会,对健全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公司治理机制、组织调研和部署工作。“三定方案”出台以后,专门设立了公司治理监管部,统筹银行和保险业的公司治理监管工作。银保监会通过补齐制度短板,加强检查评估,并强化问责,持续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提升公司治理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在监管实践中,银保监会分类施策,对不同的机构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监管。比如说,对国有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重点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有机融合,在将党建写入公司章程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国有银行保险机构公司章程跟党委的议事决策规则有效衔接,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内容、规则和程序。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重点开展股东股权和管理交易乱象的整治,严厉打击股东股权违规行为和通过非法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以提升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为核心,持续加强公司治理监管。一是进一步弥补公司治理监管制度的短板,完善银行保险业公司治理的监管制度体系,在公司治理的机制、股权管理、交易管理方面补齐制度短板。二是开展银行保险业机构公司治理的评价,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三是推动公司治理监管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升公司治理监管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化水平。
正在积极研究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
经过近两年的治乱象,保险机构资金运用合规意识有了明显提升,乱象得到有效治理,保险资金运用总体平稳。截止到今年5月份,保险资产总规模是19.07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是17.02万亿元,其中固定收益类资产是11.36万亿元,占比66.73%,权益类资产3.85万亿元,占比22.64%,流动性资产0.9万亿元,占比5.28%,其他投资是0.91万亿元,占比5.35%。经过几年市场变化,社会对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在稳定金融市场作用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一致。
为了更好发挥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作用,最近一段时间银保监会采取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是支持保险资金投资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通过新股配筹、战略增发和场内交易等方式参与科创板股票投资,进一步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服务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二是鼓励保险公司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银保监会正在研究推进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股票的资产负债管理监管评价机制,参与稳定和支持资本市场发展。三是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的流动性风险,并且在产品投资范围和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目前专项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160亿元。
关于提高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的事情,银保监会现在正在积极研究。目前,从数字来看,保险资金投资股票的总体规模占我国A股市值的3.1%,这是继公募基金之后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是30%,行业实际用的是22.64%,跟监管的比例上限相比还有7.3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还有一定的政策空间。下一步,银保监会考虑在审慎的监管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的投资自主权,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比重。在实际操作中,银保监会将按照分类监管的原则,对不同的公司实行差异性监管。
(本文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7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编辑整理。未经作者本人审定。)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京ICP备202300545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13号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网上的部分内容来自相关部委网站,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1227252578@qq.com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