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二:2024年住房和房地产市场将会如何发展?
2024-01-11 17:33:28 访问量:

导语: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密切影响着劳动就业、个人财富、经济发展、地方财政收入等各个领域,在我国经济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2023年连续出台的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延续实施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降低二手房买卖中介费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对稳定房地产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效果。那么明年的房价是涨还是跌?房地产市场会怎么发展?结合这些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仅从政策角度分上、下两篇做一简单分析,仅作参考。

预测二:2024年住房和房地产市场将会如何发展?

房住不炒定位不变

自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效抑制了房地产泡沫,又防止了房价的大起大落。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体要求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12月21日至22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重点抓好4大板块18个方面工作,在住房和房地产板块,继续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

由此可见,在国家政策层面,明确继续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坚决遏制炒房之风,驱离大量的社会炒房资金离场,让房价平稳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营造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氛围。“房住不炒”是政府彻底改变过往房地产模式的决心,也是政府对经济转型的信心,对当下稳就业、稳民生、稳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房地产市场依靠炒房子赚快钱、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房地产板块风险亟需化解

中央经济会议中指出,房地产领域仍以防范化解风险为重要主题,明确要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要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

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周期下行、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叠加,我国房地产业特别是民营房地产企业暴雷频现,危机加深,有人形容整个房地产业处于一片哀鸿遍野之中。比如恒大集团“清算呈请”、世茂集团“巨额债务暴雷”、碧桂园评级被降低等,这些作为重量级的头部房企,房地产债券不断违约,给广大购房者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房企暴雷所形成的债务链条,最终都会传导到广大购房者和银行金融机构,如果房企不能交房,购房者就会停止还贷,银行就会形成大量坏账,从而会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经营风险。

我国现房存有量巨大,房价稳中有降

市场的风险归根到底是解决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问题,那么我国到底有多少房子?能满足多少购房者的需求呢?2023年2月1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宣布,历时3年时间,动用260多万人,终于摸清全国城乡总共有6亿栋房屋,这6亿栋房屋既包括了商品房,也有大量的小产权房、工业用房、写字楼、保障房在内。注意是6亿栋,不是6亿套房子,6亿栋是什么概念,我国14.12亿人口当中,有4.94亿个家庭,而6亿栋房屋,理论上从宏观层面说至少每个家庭能分到1栋多的房子。

从数据上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供给已经严重过剩了。即使每年不再有新建房入市,仅靠现有的存量房,也完全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如果这些存量房长期卖不出去,也就无法变现,银行放给开发商的贷款就无法正常收回,为了避免发生银行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只有降价销售才可能变现。按照价值规律来看,房产的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总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未来房价下跌必将会成为现实,尤其是人口流失严重的三线以下城市。国有千余城,城城皆不同。具体到某个城市或地段,由于区域内的住房供给量、人口数量、购买能力、产业布局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因素又不尽相同,对房价走势的判断,也需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的方式具体分析对待,特别是一线热门城市的核心板块,甚至会出现房价小幅上涨的可能。

但是市场的现实情况又会让大家感觉很迷惑,为什么近年来房价还是居高不下呢?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有效分配,就是少数人囤积了大量房产。大家熟知某些行业“老板”集聚大量资本,组成了炒房团,在全国各地投机炒房囤积,出现很多日光盘,等推高房价后再高价出手。而真正刚需的购房者大多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依靠个人积蓄根本就买不起房子,被迫掏空家族几代人的钱包,同时还要背上几十年房贷,严重破坏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另外,开发商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过度开发甚至恶性炒作,造成了市场的结构性失调,高价拿地,盲目扩张投资,“地王”频现,土地成本价格攀升的同时也推高了房价。在国家“房住不炒”政策调整下,房地产由高速增长的赛道一下子降速减量,房企高周转的惯性思维根本来不及刹车,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经营规模和速度,在货币紧缩政策背景下和三年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叠加下,购房者更加谨慎持币观望,不敢轻易买房,开发商又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降价,这进一步加剧了房子的空置率,开发商也很难回收资金,导致恶性循环,房企很容易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局。

房地产行业汇集了中国老百姓几代人一辈子的血汗钱,“房住不炒”锁住了大量国内外投机资本,稳住了房地产大盘,房价一旦大幅度波动,投机资本就会出逃,从而洗劫广大老百姓的财富,因此,国家只有在平稳可控的基础下,循序渐进让房价回归到合理空间,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才能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

积极稳妥化解风险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民营经济看作自己人,要一视同仁对待,但前提也需要房地产企业能够诚信、规范的披露财务信息,让金融机构清楚了解房企运营和风险状况,才能基于自身的风控系统来落实一视同仁。12月18日,中央财办会议提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仅11月份以来,工、农、中、建、交等五大银行向非国有房企投放开发贷款300多亿元。目前已经有10多家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及资产公司等与经营稳健的大型民营房企积极座谈,给予开发贷、经营贷及债券承销等方面支持。

在市场的需求端,各地政府积极出台了多项刺激政策鼓励买房。北上广深一直是中国房地产的风向标,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12月14日,北京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优化本市普通住房标准和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将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为30%,二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为城六区50%、非城六区40%。住房贷款最长年限也由25年调整至30年,新发放的住房贷款利率最低可至4.2%。

上海出台的楼市政策也调整了首套房、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最低可以到30%,贷款利率最大可以到市场报价利率(LPR)减10个基点,即4.1%;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宝山、金山6个区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到40%,贷款利率最低4.4%,其他区域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50%,贷款利率最低4.5%。

12月21日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中提出“保交楼落实属地责任,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的要求。12月22日,北京住建局就《〈北京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2023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意见提出,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主体由商业银行调整为政府,监管原则调整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专户收存、专款专用、核定支出、违规追责”。引入市住房资金中心作为具体监管业务承担部门,发挥其独立性和资金管理专业性优势,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执行监管,确保对预售资金监管新的要求落实到位。这一重大举措,能够保证房企有足够建设房子的工程款放在那里,杜绝房企挪用,从而消除烂尾楼现象。

北京、上海这些新政的推出,大大降低了购房者的首付压力、购房综合成本和还贷压力,有效的激活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潜力,同时,也有助于防范房企的项目风险,稳定购房者预期,对市场信心提振或将起到积极作用,也让老百姓买上放心房。在北京和上海的带动下,相信会有更多城市跟进效仿,一城一策,不断优化,有效稳妥的化解房地产风险。

编辑整理:宋金泰